凫氏为钟,古代关于如何制造编钟的记载。见于春秋末年齐人所记的宫书《考工记》。其中先讲了编钟(甬钟)各部分的比例:鼓间之宽度相当于舞部之长度;又将舞部之长度定为三分,去一分,留二分即为舞部之宽度。钲部的长度相当于甬的长度,又将甬长分为三分,去一分便是衡的围长;再将甬长分为三段、“二在上,一在下,以设其旋。”此外,“凫氏为钟”一节还分析了钟的厚度、钟口的广度对声音的影响。厚薄不当,会造成钟声或“石”或“播”的毛病,“已厚则石”,“以薄则播”;钟口宽狭不当,会造成钟声或“柞”或“郁”的毛病,“侈则柞、弇则郁”;钟甬过长,又会悬钟不当,使声音不正,即“长甬则震”。在当时,能在声学物理方面取得这样的成就,是非常不简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