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光亮(1834年-1898年),字霁轩,名家霁,广东英德黎溪松岗村人,清代官员、名将。吴光亮出身贫苦,十三岁时离家出走,自谋生计,闯荡江湖。十八时投奔效江西赣标中营。后主将遮拉布村选壮勇组建“飞虎军”,被委以头目,在征战江西各州县中大振军威。不久,率飞虎军转随左宗棠渡江追剿太平军。在浙江,金华等地大败归附于太平天国的反清势力。同治五年(1866年),班师回闽,吴光亮获得赏戴花翎,被赐予“诚勇巴图鲁”名号。历官广东顺昌副将,建延枫总兵、署闽粤南澳镇总兵。同治十一年(1872年),因丁父忧辞官回乡。同治十三年(1874年),吴光亮会衔奏调台湾,统领开山抚番事宜。光绪元年(1875年),率部开通了彰化林圮埔至后山璞石阁的道路。历任福宁镇总、台湾镇总兵等职。光绪十九年(1893年),奉令回台驻防新竹、苗栗,部署未定,倭人窜来,双方激战于凤山,被吴光亮大败。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奉命赴台抵抗入侵倭寇,与日军血战数月,终因援军不至而被迫撤离。后因清政府改变主战初衷,割地求和所致,忧愤成疾,不久病逝。吴光亮(1834—1898年),字霁轩,英德黎溪松岗村人,家贫,只读过两年私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