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性论,古代关于才性关系的论述。孟子较早提出“才”与“性”概念,其义无严格区分,认为人的才质与本性一样是先天的,“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孟子·告子上》)。东汉王充始将才、性分为两义:“人性有善有恶,犹人才有高有下也,高不可下,下不可高”(《论衡·本性》)。至魏晋南北朝,“才性之辩”,即才性异同关系成为中心论题。出现了才性同、才性合、才性异、才性离四种不同的观点。涉及才能与德行、现象与本质、才能与性格、才能与气质、天赋与教育等各类问题。宋儒多喜论才性。张载分性为“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并将才划入“气质之性”,“人之刚柔缓急,有才与不才,气之偏也”(《张子正蒙·诚明》);程颐承此观点说“性出于天,才出于气”(《二程遗书》卷十九),“性无不善,其所以不善者才也”(《程氏外书》卷七)。朱熹则认为才性有所合:“人有是性,则有是才。性既善则才亦善”(《四书章句集注》)。清颜元、戴震主才性统一论。颜元说“才非他,即性之能也”(《存性编》卷二),“心之理曰性,性之动曰情,情之力曰才”(《习斋年谱》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