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宗伋(1079-1148),字浚明,号定翁先生,是一位坚守所学,不逐时好的醇儒。胡宗伋自幼品行端正,学习刻苦,及长学业有就,为时人称道。宋元符年间,应试礼部后,出任余姚教授。他以平实的学识,磊落的人格,赢得了乡里学人的崇敬,都师从于他,黄宗羲称其"操行方轨,笃于道德性命之旨,其交游子弟,非是莫取"史称"醇儒"。南宗建炎之乱,北方士大夫纷纷避居四明,越东之间,他们信任胡宗伋的为人,多投奔于他,得到他的鼎力相助。建炎元年,宋高宗赵构即位后,胡宗伋被授予房州文学,专门教授贵族子弟。不久又调任刘阳县丞,因教授有方,政绩显著,都被荐监严州,旋予祠监南狱庙,再转任德兴县丞。胡宗伋一生专研"道德性命之学"且能坚守所学宗旨,不愿追随时好。能摒弃门户之见,提倡不主一师的学风,学有所长,自成一体,且讲究所学的实际效果。他的学术观点为其高足第子烛湖孙畴,孙介兄弟所继承,三传子孙应时,胡樽时转向陆九渊之学。他的著作由其学生孙介编纂为《胡氏贤训》,《诗说》据考证亦为他所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