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愔(?~710年),字文靖,沧州沧县(今河北沧州)人。唐朝时期宰相,卫州刺史郑玄升之子。举进士出身。武周时期,得到张易之兄弟推荐,出任殿中侍御史。神龙革命后,贬为宣州司户。唐中宗即位,依附于宰相武三思,出任中书舍人,迁太常少卿。迎合韦后之意,作《桑条乐词》十首,擢吏部侍郎。景龙三年(709)二月,加同平章事,成为宰相。不久受到弹劾,贬为江州司马。后再迁秘书少监。唐景云元年(710年),贬官沅州刺史,仍留洛阳,勾结谯王李重福阴谋叛乱,事败伏诛。郑愔(?—710年),沧州人,唐朝宰相、诗人。唐中宗时宰相。十七岁,举进士。《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仅列名字和官职,两《唐书》都没有为他单独立传。从零散的史料中可知:郑愔中进士后任许州司功参军,因受武三思指使告发桓彦范而获得升迁。唐中宗景龙元年,武三思与韦后当政,愔引为心腹,历任修文馆学士、中书舍人、中书侍郎、太常少卿、侍御史等。景龙三年二月,郑愔迁吏部尚书、同平章事(宰相)。当时唐朝宰相多以贿成,而郑愔颇以此为弄权,说他是“俱掌铨衡、倾附势要、赃贿狼籍。数外留人,授拟不中,迭法大坏”,与冉祖雍等人同遭舆论非议,有“崔、冉、郑乱时政”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