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科作物的重要害虫。无翅胎生雌蚜:体长L 8~2.4毫米,体肥胖黑色、浓紫色、少数墨绿色,具光泽,体披均匀蜡粉。中额瘤和额瘤稍隆。触角6节,比体短,第一、第二节和第五节末端及第六节黑色,余黄白色。腹部第一至第六节背面有一大型灰色隆板,腹管黑色,长圆形,有瓦纹。尾片黑色,圆锥形,具微刺组成的瓦纹,两侧各具长毛3根。 2、有翅胎生雌蚜:体长L 5~1.8毫米,体黑绿色或黑褐色,具光泽。触角6节,第一、第二节黑褐色,第三至第六节黄白色,节间褐色,第三节有感觉圈4~7个,排列成行。其他特征与无翅孤雌蚜相似。若蚜,分4龄,呈灰紫色至黑褐色。豆蚜在长江流域年发生20代以上,冬季以成、若蚜在蚕豆、冬豌豆或紫云英等豆科植物心叶或叶背处越冬。常年,当月平均温度8~10℃时,豆蚜在冬寄主上开始正常繁殖。4月下旬至5月上旬,成、若蚜群集于留种紫云英和蚕豆嫩梢、花序、叶柄、荚果等处繁殖危害;5月中、下旬以后,随着植株的衰老,产生有翅蚜迁向夏、秋刀豆、豇豆、扁豆、花生等豆科植物上寄生繁殖;10月下旬至11月间,随着气温下降和寄主植物的衰老,又产生有翅蚜迁向紫云英、蚕豆等冬寄主上繁殖并在其上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