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母,化学方程式:K{Al2[AlSi3O10](OH,F)2}通常呈板状或片状,外形成假六方形或菱形,有时单体成锥形柱状。柱面有明显的横条纹。晶体细小者呈鳞片状,大者面积可达几百cm2。双晶常见,多依云母律生成接触双晶或穿插三连晶。少数依绿泥石律(双晶轴垂直(001))形成双晶,常呈叶片状或鳞片状集合体。无色、灰色、褐色、绿色、黄色、玫瑰红色至红色;薄片下常见无色,也可有浅黄色、绿色、红色-褐色透明至半透明白云母主要出现于酸性岩浆岩,如白云母花岗岩、二云母花岗岩及其伟晶岩中,中性正长岩和闪长岩中比较少见。此外,还常出现于云英岩、变质片岩及片麻岩中。在砂岩、大理岩中比较少见。产于花岗伟晶岩中的白云母,常形成具有工业价值较大的晶体。伟晶岩中白云母的形成是多阶段的,不同阶段形成的白云母,工业意义有所不同。接触交代矿床中,白云母很少见。在砂岩与花岗岩接触的地方由细粒白云母形成。热液金属矿床和热液变质岩中,绢云母作用很普遍,形成绢云母。在变质岩中白云母(绢云母)分布很广,如白云母结晶片岩,含绢云母千枚岩以及含白云母的石英岩等。它是粘土质岩石在较高温度和钾的参与作用下形成。在表生条件下,因化学稳定性较大,白云母出现漂砾中。但在强烈的风化条件下,白云母可转变为水白云母和高岭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