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碎片盘红外辐射(infrared radiation from a planetary debris disks),理学-天文学-空间天文学-红外天文学-红外天空-〔恒星级红外辐射源〕-行星碎片盘红外辐射,行星碎片盘在红外波段的辐射性质和起源。行星碎片盘是环绕恒星的尘埃颗粒,颗粒尺寸通常为1~100微米,研究认为碎片盘来源于恒星形成行星系统时的残余物。已发现的大多数系外行星,包括我们太阳系的行星,很可能是通过核心吸积过程形成的。在恒星生命的早期,环绕新生恒星的原行星盘内有大量尘埃颗粒和气体。盘的挥发性化合物如水、氨、甲烷、氢和氮,集中在离恒星较远处,那里的温度低到足以使其凝结成冰冷的尘埃颗粒,形成微小的星子,然后通过气体吸积过程形成气态巨行星。盘靠内的区域由于恒星的高温,所有气态物质被蒸发掉或落入恒星,只留下微小的固体或金属颗粒最终聚集形成小的类地行星。当新生行星从尘埃中形成时,盘内会出现间隙,盘上剩余的原始物质一部分被恒星的辐射压清除,这个行星“碎片盘”逐渐变薄。最后,围绕着年轻恒星的最外围只剩下一个几十个天文单位宽的、小行星和彗星等小天体组成的巨大碎片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