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弹头自相摧毁效应(fratricidal effect of nuclear weapons),工学-核技术-军用核技术,对同一目标或相邻目标连射或齐射多枚核导弹时,如果达到目标上空的各核弹头起爆时间相接近,出现已起爆的核弹头使附近尚未起爆的己方核弹头遭到摧毁、失效和偏离目标等现象。引起核弹头自相摧毁效应的破坏因素按其作用时间顺序可分为3类:①瞬时因素。主要是中子流、γ射线、X射线、核电磁脉冲等,出现在核弹头爆炸的瞬间,持续时间很短,从十几微秒到几毫秒。②短时因素。主要是冲击波,出现在核弹头爆炸后几毫秒到1分钟左右的时间内。③长时因素。主要是近地或地面核爆炸产生的烟云、尘柱、碎片、骤风等,持续时间大于1分钟。这些因素对与爆点附近的尚未起爆的核弹头均有破坏作用。瞬时因素主要干扰或损坏弹上的电子系统,也可能影响核装置的性能。短时因素和长时因素可导致核弹头偏离预定目标、降低命中精度和引信精度,甚至使核弹头的结构遭到破坏。这3种因素的破坏程度,取决于先起爆核弹头的威力、爆高,以及后继核弹头离爆心的距离和抗辐射加固的水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