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报复盟军的大规模空袭,德国苦于没有任何一种飞机能飞越大西洋对美国进行空袭。为此,在Ju290的基础上每侧机翼中再插入一台发动机,延长机身,形成Ju390。因为预计性能达到能对美国战略轰炸的能力,又称“(针对)美国(的)轰炸机”。一共制造了两架,曾经有一架在试验飞行中飞抵距离纽约约20千米的地方。最终未能批量生产。珍珠港事件后,德国空军对研制六个发动机的超远程轰炸机的兴趣急剧增温,来自奥地利的著名火箭专家奥根·强卡博士提出了研制火箭轰炸机的方案。按他的设想,该轰炸机长为28米,翼展15米。起飞时将轰炸机安置在3000米长的单轨上,用火箭助推器将它加速至1.5马赫。轰炸机被火箭助推器发射出去后,火箭发动机开始点火,能产生100吨的推力,轰炸机再次被急剧加速,继续沿水平方向飞行。由于地球是圆的,轰炸机能飞出大气层,进入外层空间。当轰炸机升到160公里高时,驾驶员熄灭火箭,轰炸机开始下降。轰炸机进入大气层后,和大气层产生摩擦,产生巨大的热量。因为轰炸机携带300公斤的炸弹,德国想用它袭击纽约和华盛顿,或者攻击费城等海军造船厂。根据计划,投弹后的轰炸机继续朝西飞行,到达日本占领的太平洋各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