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的歌舞小戏,也叫农民戏,在川北农村流传甚广。阆中、南部、仪陇等县是灯戏的窝子,农民也称它是"喜乐神"。在逢年过节灯戏演出时,看戏的人都欢欢喜喜、兴致勃勃,乐而忘返。既娱神,又娱人。阆中川北灯戏灯戏在清乾隆时就流行于川北昭化、苍溪、阆中、南充。每当农作物成熟时,在田间、院坝里点亮了写有"五谷丰登"、"人寿年丰"等字样的大红灯笼,打起锣鼓,拉起胖筒筒(灯戏弦乐),由三、五个民间灯戏艺人(少者二、三人)就能演起一场热闹的灯戏。农民们看见红灯高挂,打起灯笼火把,从四面八方聚拢来。红灯就成了光明、欢乐喜庆的象征。灯戏由此得名。灯戏又称:"喜乐神"、"欢喜调"、"大铺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