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牲乌拉总管衙门,历史学-中国历史-清史-制度、机构与职官,中国清代管理东北“龙兴之地”打牲部落行政事务,专门办理皇室、宫廷特需的东北地区特产物品,如乌拉草、人参、貂皮、东珠、鲟鳇鱼、松子、蜂蜜等的机构。打牲乌拉,汉意江河渔猎之地。打牲乌拉总管衙门自顺治四年(1647)创立至宣统三年(1911)结束,前后持续了264年。清代打牲乌拉总管衙门设在吉林市乌拉街城里十字街东面路北(今属龙潭区乌拉街满族镇),依照副都统衙门式样修造。大门3间,仪门1座,川堂3间,大堂5间。大堂正中供设龙牌,川堂后设印务处5间,左设银库、更房各3间,右设松子、细鳞、干鱼等库4间。川堂前各按脚色分设采珠左、右翼办事八旗事务各5间,中设仪门1座。仪门处,分设东西捕鱼两翼办事房各3间。大门处,照壁1座。城东北隅,设仓廒70间。衙院周围土筑群墙,东西墙角处建筑看守、更房各3间,驻有值班兵丁轮流守卫衙署。总管衙门有品位的官员69员,其中总管(三品)1员,翼领(即辅堂,四品)2员,分左右两翼,协助总管统理衙署事务。5品翼领4员,分管采珠、捕鱼等业务(专供采珠、捕鱼的船只,总数在400只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