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风杂文论争(controversy of Luxun-styled essays),文学-中国文学-现代文学-【文学运动与文学现象】-【文学论争】,1938年发生于“孤岛”上海的一场关于如何看待“鲁迅风”杂文,以及要不要继续这种杂文的文艺论争。1938年10月19日,阿英(即钱杏邨)在上海《译报·大家谈》发表《守成与发展》,对“鲁迅风”杂感的风行表示反感和抗议。在文中讽刺“孤岛”杂文作家巴人模仿鲁迅杂文,“鲁迅有《门外文谈》,于是就有人写《扪虱谈》;有《无花的蔷薇》,就有人‘抽抽乙乙’地作‘碎感’”。很显然,阿英认为“鲁迅风”杂文的写法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要,新的杂文作家应该发展和创造,而非模仿和守成。这一观点引发了“鲁迅风”杂文作家的批驳,由此形成了一场论争。在阿英发表文章的次日,《申报·自由谈》主编巴人就发表《“有人”在这里!》,申辩自己的杂文“并不是袭取鲁迅的”,鲁迅之伟大他是无法超越的,就算学习他也还“不配”。随后阿英又在《译报·大家谈》上发表《题外的文章—答巴人先生》,重申“有感于近倾模仿鲁迅之风甚盛”,因而撰文表示“抗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