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派与海派之争(Argument between the BeJing School and the ShangHai School),文学-中国文学-现代文学-【文学运动与文学现象】-【文学论争】,1933年末至1934年初发生在“京派”与“海派”之间的一场规模不大,但颇引人注目的文坛论争。20世纪20年代末,中国现代文坛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了上海。上海商业文化的繁荣,消费文化环境的形成,现代书报业、出版业的发达为海派文学带来了新的契机。在上海出现了一批作家,他们依托于文学市场,既享受着现代文明带来的繁荣,又感染着现代都市的“文明病”,对都市文明抱着既留恋又充满幻灭感的矛盾心理。初期的海派文学,追求文学的世俗化和商业化,专注于“都市男女”这一主题。第二代海派是风靡于30年代的新感觉派,他们上接20年代末张资平、叶灵凤等人的性爱小说,下联40年代以张爱玲为代表的沪港市民传奇,是海派承上启下的一个阶段,代表作家是刘呐鸥、穆时英、施蛰存、黑婴、禾金等人,活跃于《文学工厂》《无轨列车》《新文艺》《现代》等刊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