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隔离模式(isolation-by-distance),理学-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种群遗传〕-距离隔离模式,由于个体迁移能力有限而产生的种群在空间尺度上的遗传变异。距离隔离模式的特征是个体或种群间的遗传距离随地理距离的增大而增加。距离隔离模式由1943年美国遗传学家S.G.赖特[注]提出。提出之初,距离隔离检验均基于岛屿模型,由于岛屿之间仅有海面间隔,因此该模型假设无论种群间的空间位置和地理距离如何,种群间的扩散都是均一的。这种模式后来被推广到整个自然界,也被证明是自然种群中最普遍的一种现象。然而,在自然界中,生境异质性(地形、土壤、气候)往往使个体或种群间存在遗传障碍(如山地之于平原植物、盆地之于山地植物),因此距离隔离模式并非适用于所有生物。在随机交配群体(panmixis)中,个体或种群间基因流过强,距离隔离模式不存在;在个体或种群间没有基因流的群体中,距离隔离模式也不存在。能够检测到距离隔离模式的群体,基因流往往介于上述二者之间,即在整个生活史过程中由于传播介质或者物种自身的扩散能力有限,导致地理距离近的个体或种群间的遗传相似性高于地理距离远的个体或种群间的遗传相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