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雪粮价奏报(weather and food price report),管理学-农林经济管理-农业经济史-〔区域农业〕,将各地雨雪变化与粮价升降一同写入奏折中,呈报中央朝廷的制度。于清康熙(1662~1722)年间正式确立,随着清王朝的灭亡而终止。是世界上仅有的对地方天气变化和粮食价格进行监测并呈报的制度。雨雪粮价一同奏报,明朝个别省已经出现,但直到清朝,各地官员需定期向皇帝奏报所属地方粮价与天气情况,雨雪粮价奏报才正式形成。虽然雨雪、粮价各有独立奏报系统,但实际上一份奏折中时常都包含在内。道光帝之前的皇帝会对所呈奏折亲自朱批,并且对作假虚报情况严查。清朝后期,因为内忧外患,皇帝对于各地的奏折便很少批复。除总督、巡抚按期奏报外,各地官员也常稽延奏报或不报。雨雪粮价奏报主要有以下途径:总督、巡抚例行奏报;布政使、按察使分别奏报;八旗驻防将军、总兵、漕督、提督、税关、盐政、织造具折奏报等。奏报分常规奏报、临时奏报与特别奏报。常规奏报大体按县、府、省、中央的程序定期上报;临时奏报主要是官员离京公务、上任、途经等和地方突发性雨雪天气时呈报;特别奏报为皇帝特命官员实地勘察后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