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理学史(history of physics in China),理学-物理学-物理学史-学史条目-中国物理学史,物理学在中华民族史上的起源与发展进程。鉴于世界上各个民族的生产、生活乃至思维方式之差别,各个民族不仅包括物理学在内的科学认知的程度与深度有别,而且认知的方法、获得知识的经验本身与经验范式也有差别。直到近代科学及其方法从曾经领先的民族向暂时落后的民族传播并被后者接受为止,这种差别逐渐趋于消失。中国物理学史在15世纪之前具有丰富内容,某些成就及思想曾对近代物理学的形成与发展有过影响,而且亦有一些显著的特点。中文“物理”一词初见于汉代《淮南子·览冥训》。它写道:“夫燧之取火于日,慈石引铁,蟹之败漆,葵之向日,虽有明智弗能然也。故耳目之察,不足以分物理;心意之论,不足以定是非。”可见,古代人所谓“物理”已包含了光学、磁学和生物物理现象。但总的看来,它是指一般事物的道理,与今日物理一词并不等同。明代末起,人们将传入中国的西方physics译为格物学或格致学。19世纪90年代后,随着翻译日本教科书,才有中文物理学一词的定名。当然,日文“物理”一词源于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