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法优先模型(syntax-driven model),文学-语言文字-心理语言学-语言理解-句子理解,主要阐述句法信息在句子理解过程中的作用、地位及其发挥作用的时间特点的模型。由K.雷纳(Keith Rayner,美国,1943~2015)和同事于1982年首次提出。其核心假设是,句法加工具有相对独立性,句法加工优先于语义加工。句法优先模型的代表是花园路径模型,该模型认为,在句子理解过程中,句法加工独立于语义和语境等加工过程。对于任何一个句子,人们在开始时均只考虑一种句法结构;并且在选择初始的句法结构时,只是纯粹的句法分析原则在起作用。然后,语用和词汇信息才起作用,这些信息用来证实或拒绝最初阶段的分析结果。句法优先模型对句子加工中的关键过程给出了相当一致的解释,但是此模型也面临着众多的批评。①根据此模型,加工者时常构建出不正确的句法结构。②此模型认为,在句子语法结构的初期分配阶段,语义信息不起任何作用;有些研究结果并不支持此假设。③此模型属于序列加工模型,它假设加工器每次只能采用一种分析,如果最初的分析与后面的信息有冲突,就需要重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