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眼玻璃珠("dragon - fly's eye" glass beads),历史学-文物-杂项-中国古代玻璃器,在单色玻璃珠的母体上,嵌入一种或几种不同于母体颜色的玻璃,构成一层或多层类似眼睛的图案,或在珠体上造出凸出表面的近似眼睛的形状,形似蜻蜓的复眼,故名“蜻蜓眼玻璃珠”,亦称“复合眼式珠”。蜻蜓眼玻璃珠除球形外,还有橄榄形、扁方形、扁鼓形等多种形状。蜻蜓眼玻璃珠文化来源多样,制作工艺复杂,花纹具有一定的随意性,造型装饰千差万别。蜻蜓眼玻璃珠最早出现于公元前16~前14世纪的古代埃及,并在北非、西亚、南欧等地中海沿岸地区普遍流行,多制成串珠或坠子,被用作辟邪的护身符。至迟到春秋晚期,这种珠饰传入中国,并一直流行到两汉时期。蜻蜓眼玻璃珠在中国得到了仿制并产生了变异,中国工匠用自产的釉砂、铅钡玻璃、玉石、煤精、陶等材质对其进行模仿,作为装饰品应用于组玉佩或剑、带钩、铜镜等器物甚至丧葬用品上,被赋予了一定的等级及礼制含义。战国时期,楚地及其周边地区成为蜻蜓眼玻璃珠最为流行的地区。东汉以后,蜻蜓眼玻璃珠渐趋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