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州花鼓戏(Hengzhou flower-drum opera),艺术学-戏曲学-〔戏曲剧种〕-戏曲声腔,中国戏曲剧种。曾称马灯、衡剧、衡阳花鼓戏等。主要流行于湘南省的衡阳市的南岳、衡山、衡东、衡南与郴州市的永兴、安仁、资兴等区县,以及江西省西部的莲花、永新等县与广东省北部韶关市的乐昌市坪石乡等地。起源于灯会、采茶、傩舞等民间歌舞。清同治之前,一旦一丑一生的“三小戏”形态已经形成。之后,受衡阳湘剧、木偶戏、皮影戏的影响,于光绪年间进入“半灯半戏”的演出阶段,由演小戏为主转为大戏、小戏兼演。1954年定名为衡阳花鼓戏,1982年改为现名。唱腔十分丰富,有200多支曲调。音乐构成以唢呐牌子、川子调、洞腔为主,杂合各类民间小调与丝弦小调。后又引进衡阳湘剧的南北路,形成“三小”脚色唱花鼓调,老生、花脸唱南北路的格局。伴奏分文、武场,文场以“竹筒子”(胡琴)和唢呐为主,武场以鼓和大锣为主。表演则吸收民间百戏、杂耍的做工和绝活,如纸龙舞、板凳龙、梯技、打钱鞭、耍蛇、耍铜钱、打碟子、口技等,载歌载舞,风趣、幽默、夸张,如丑行的手灵、眼活、身巧、步轻、鼻扇、须移,旦行的稚、娇、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