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意图主义(anti-intentionalism),艺术学-艺术学理论-艺术理论-概念,艺术批评活动中关于如何正确解释作品意义的理论,认为一部艺术作品的意义与艺术家创作时的意图无关。传统的艺术批评认为,艺术作品的意义根本上取决于艺术家创作时的意图(即其想要通过作品表达的意义)。传统的传记批评和心理批评等,都极其关注作者的生平经历、思想意识、心理状态、社会背景等方面,认为一个批评家如果能充分地研究作者个性、思想、创作意图与时代背景,就能充分解释其作品。传统解释学还认为,解释者需要做的就是从历史文献、作品本身中复原作品所表征的原初世界,通过体验进入作者的生命的意向世界,达成理解上的沟通状态。但这种意图主义到了20世纪遭到反意图主义强有力的反驳。20世纪上半叶,英美新批评和形式主义批评主张集中于作品文本自身的内部批评,将创作意图和生平、社会环境等都视为与作品无关的外部批评,逐渐形成一种反意图主义的理论主张。该理论认为对艺术家的意图和艺术家传记的参考从来都与对艺术品意义的解释无关,认为将创作意图视为艺术解释的出发点与限制是不合理、不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