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害结构论( theory of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pollution victims),法学-社会学-应用社会学-环境社会学-〔环境问题〕,日本学者从本土环境问题研究出发,站在受害者或受害群体的角度来分析受害要素的总体和组合的理论。工业化、现代化促使日本经济腾飞,同时也造成环境污染。在20世纪,日本发生了四大公害事件,对生态环境和生命健康产生巨大危害。日本环境社会学者立足于本国工业公害型环境问题的研究,先后构建了受害结构论、受益圈与受害圈断裂论、生活环境主义论、社会两难论的本土化环境研究模式来分析工业公害产生的原因与治理困境,奠定了环境社会学的方法论基础。日本东京都立大学教授饭岛伸子在《环境问题与受害者运动》一书中,从受害群体阶层的角度探讨公害受害者问题,提出了受害结构论。受害结构论借用了城市社会学的生活结构概念,分析组织、文化及社会关系等要素结构对环境受害者的影响。受害结构包括受害水平和受害程度,受害水平由“生命·健康”“生活”“人格”“地区环境·地区社会”4部分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