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地花鼓(Hunan ground flower-drum dance),艺术学-舞蹈学-中国民间舞蹈-汉族民间舞-花鼓,中国民间歌舞花鼓的一种。流行于湖南广大农村。地花鼓即地上打的花鼓。各地有多种俗称。如湘东称排门花鼓,湘南称对子调,湘西称地故事,衡阳称路边花鼓等。还有把在堂屋、板凳、方桌上表演的花鼓称为堂子花鼓、板凳花鼓的。地花鼓源远流长,湖南各地史料多有记载。明嘉靖《灃州志》:“插秧耘草,多打鼓唱歌,鄙俚中亦间有说古道今者。”清道光《衡山县志》:“新年民间无事,五六人扮为采茶,男女一唱一酬,互为赠答,以长笛倚之,以胡琴月琴应之,觉悠扬动听。”清同治《宁乡县志·风俗志》:“上元……男女妆唱插秧采茶等曲,曰打花鼓。”可见湖南地花鼓有悠久历史,且是由边插秧采茶边唱歌的习俗演变而来,但难以确定产生的具体年代。地花鼓班子由民间艺人组织,招收十二三岁的男少年,“村儿教习成班,宛同优子”(清光绪《巴陵县志》),“以童子装丑旦”(清嘉庆《浏阳县志》)。演出通常在春节期间,和耍狮子、舞龙灯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