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在机制(Kozai mechanism),理学-天文学-天体力学-多体问题-轨道共振,一个小天体受到系统中行星的引力摄动而导致其轨道的近心点幅角在某固定值附近作周期性摆动的一种效应。又称里多夫-古在机制。日本天文学家古在由秀在1962年分析小行星轨道时描述了该效应,因而广为人知。实际上,苏联科学家M.里多夫在1961年研究卫星运动时也曾经注意到这一现象,因而该现象也称为里多夫-古在机制。 在限制性三体模型中,倘若第三体的轨道半长径远小于第二体的半长径(如低轨的人造地球卫星受到月球的引力摄动的情形),对第三体的运动进行平均化之后,该系统具有一个积分不变量:(1-e2)1/2cos(i),其中e和i分别是第三体的轨道偏心率和轨道倾角。该不变量意味着第三体的轨道倾角和偏心率相互耦合,轨道倾角变大时轨道偏心率变小,反之偏心率增加时轨道倾角则降低。在第三体半长径远小于第二体半长径时,古在机制仅在轨道倾角大于约39°时才会发生,但随着两个半长径之比增加,发生古在机制所需的最低轨道倾角也减小。 古在机制在卫星、柯伊柏带天体、太阳系外行星系统和多星系统等领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动力学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