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赤陶(Rome terra cotta),艺术学-设计学-总论-〔外国设计史〕-〔古代设计〕-〔古罗马设计〕,一种贴饰浮雕的红色无釉细陶制品。公元前1世纪末至公元4世纪初,罗马赤陶广泛流行于罗马帝国统治的地域,成为日常生活普遍使用的饮食器具。罗马赤陶继承希腊制陶工艺,直接受到希腊时代意大利南部生产的黑色陶器影响,其烧结程度高,完全不透水,呈朱红色并带有光泽。罗马赤陶造型规范,器型丰富,装饰华美,是古罗马制陶工艺的代表。罗马赤陶最初产生于意大利中部的阿雷佐等城市,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生产中心逐渐移向欧洲大陆,赤陶手工作坊初具规模。公元1世纪中叶,高卢南部的赤陶生产臻于鼎盛,其产品遍及意大利本土和欧洲大陆各地。2世纪,今法国克莱蒙费朗的窑场超过高卢南部成为新罗马赤陶产地,此后在今德国境内各地出现窑场。3世纪,摩泽尔河畔的特里尔等窑厂已经大量生产罗马赤陶,并销往罗马帝国全境。4世纪,小亚细亚和意大利部分地区开始生产施釉陶器,进而扩大到欧洲各地,逐渐取代罗马赤陶。至7世纪,施挂陶衣的罗马赤陶终结生产,在欧洲以及东罗马帝国全境几乎消失,直到文艺复兴时期在意大利再次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