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阳秧歌(Haiyang Yangge),艺术学-舞蹈学-中国民间舞蹈-汉族民间舞-秧歌,中国汉族民间舞蹈。又称海阳大秧歌。流传遍布山东海阳各乡镇,以凤城、盘石店、东村等地更为盛行。据凤城镇建设村赵炳书家藏《赵氏谱书》记载,海阳秧歌的历史可追溯到明初。演出多在农闲时进行。据清乾隆七年修《海阳县志》记载:“秧歌率于新年灯节,及时取乐。”民间也有“耍正月,闹二月,漓漓拉拉到三月”之说。秧歌一般在头年腊月排练,次年正月初一“包头”(扮妆),耍家庙、拜祖宗,俗称“悦庙”。悦庙后是“拜大户”(给村里有钱有势及德高望重人家拜年)。自初三开始,各村秧歌队互相串演。到正月十一,秧歌演出达到高潮,俗谚:“十一庄稼会,吃了午饭拉大陪。”“拉大陪”即拉伙结群看秧歌。此外,在正月二十五“满囤姑姑(囤神)生日”和二月二日“撒灰囤”(用草木灰在院落和大门处撒成粮囤状)时也有秧歌活动;正月十五要闹元宵,秧歌队跟随“灯官”串街跑阵,热闹非凡。直至四月农忙之前,各地的山会、庙会仍有秧歌演出。海阳秧歌队大多以自然村为单位组成。秧歌艺人没有严格的师徒关系,即使有请师学艺的,一般也不举行拜师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