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运动(environmental movement),法学-社会学-应用社会学-环境社会学-〔环境问题的社会应对〕,围绕特定环境利益或价值而进行的具有一定持续性和组织性的集体行动。工业革命推动了工业化进程,使人类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造成了对自然资源的污染等环境问题,环境运动在世界各地兴起,对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的环境运动与西方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但是随着国家和民族环境意识的提高,环境状况逐步得到改善。西方环境运动起源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自然保护思想,其特点主要有:①环境运动只是一个松散的集体行动网络,而不是一个高度组织化、结构化的组织或机构;②环境运动具有共同的价值理念,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在活动上具有一定的连续性;③环境运动的基本行动方式是非正式的、非体制化的,即采取的基本手段是体制外抗争。西方环境运动的组织形态主要有:①公益性游说集团。通常由专业职员进行管理,参与性意愿较弱,强调传统的压力。②参与性抗争组织。强调环境运动参与的广泛性和平等性,倾向于采取破坏性的、体制外的抗议方式。③专业性抗争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