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腰控制(wasp-waist control),农学-渔业-渔业资源-生态系统水平渔业管理科学基础-水生生态系统控制机制-蜂腰控制,浮游生物生物量的上升可能制约初级生产力,又可通过为高层次消费者提供食物而提高高层次消费者的补充量,这两方面的变化同时对浮游生物产生制约作用的机制。蜂腰控制最早由中国学者金显仕和唐启升于2002年提出。2004年10月,北太平洋海洋科学组织(PICES)发起一个题为“北太平洋生态系统控制机制:上行效应,下行效应还是其他效应?”的研讨会,旨在探讨海洋生物种群尤其是中高营养级种类和中上层游泳动物间的能流途径和机制。随后,蜂腰控制逐渐被广泛接受。海洋生态系统中的“蜂腰控制”主要存在于一些典型的沿岸海域、食物链长度较短且生产力水平较高的系统。在这些系统中,位于中等营养级上的一个或少数几个种类在能量传递中可以起到稳定的关键作用。例如:浮游动物种群的补充。浮游动物作为中间环节,在生态系统能量转换和物质流动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下行控制初级生产,上行控制上层捕食者。蜂腰控制的概念已频繁地应用于描述海洋小型上层鱼类的营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