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电极(three-dimensional electrode),工学-矿冶工程-〔冶金工程〕-有色金属冶金-电冶金-熔盐电解,由大量准均相的固体粒子和能导电溶液构成的固-液体系。又称三元电极、床电极。是在传统二维电解槽电极间填充粒状工作电极材料,并使装填工作电极材料表面带电,成为一个新的工作电极(第三极),使电化学反应能在这个电极材料表面能发生。组成三维电极的固体粒子有活性炭粒、石墨粒、各种金属球,材质可采用纤维状材料(金属纤维和碳纤维)和泡沫材料(金属泡沫和碳质泡沫)。由三维电极构成的电解池由下图表示,它由馈电电极、对电极、粒子电极及隔膜组成。三维电极电解池示意图20世纪60年代,J.R.巴克赫斯特提出三维电极的概念。三维电极最初的研究是从多孔电极开始, 60年代到70年代之间,很多学者提出了分散孔数学模型和宏观均一数学模型。分散孔模型认为多孔电极是彼此不相交的许多单孔的组合,宏观电流是所有单孔电流的总和;宏观均一模型认为整个电极/溶液体系被视为由两个均匀相、各向同性的连接介质组成,其中一相是电极的基体,另一相是渗入孔中的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