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淤固堤(dike reinforcement by warping),工学-水利工程-水利史-中国水利史-中国水利科学技术史,利用多沙河流汛期挟带的大量泥沙在两岸滩地或堤背后洼地落淤,以达到巩固堤防的工程措施。放淤的概念在中国先秦时期就已出现。东汉王景治河措施之一是“十里立一水门,令更相洄注”,后人认为这就是放淤固堤的办法,但无明文记载。史料明确记载放淤固堤的实施始于明代后期。清代乾隆(1736~1795)、嘉庆(1796~1820)时期,在黄河和海河水系各河上放淤固堤形成高潮,规模很大,效果显著。放淤固堤的优点是:就地取材,施工简单,安全可靠,工程造价低。中国的黄河大堤、长江荆江大堤、珠江北江大堤的堤防加固均采用过放淤固堤的办法。古代放淤固堤分为河滩落淤、堤背放淤两大类。河滩落淤的办法主要有:①植柳落淤。明嘉靖十二年(1533),刘天和提出沿岸密栽低柳,水涨淹柳,水退沙留,以柳滞沙,以沙护岸护堤。②利用缕堤淤滩。明万历初年(1573),万恭提出坚筑两道缕堤,让洪水能漫过堤顶,水退沙留,渐成高滩,巩固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