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纸张(paper of pre-modern Chinese books),管理学-图书馆学-文献学与文献保护-【中国古籍整理】-古籍纸张,用于书写、印刷或修复古籍的纸张。中国是造纸术的发明国,纸张的发明和使用开始于汉代。古籍文献书写和印刷用纸主要有麻纸、皮纸、竹纸,也有混料纸。皮纸又分为绵纸、开化榜纸、宣纸、棉连纸等。魏晋南北朝时期写本一般以麻纸居多;隋唐时期一般以麻纸、皮纸写印;宋元时期以皮纸、竹纸为主;金代多用麻纸;明万历前用绵纸,万历到清以竹纸居多,皮纸次之,官印常选择开化纸、开化榜纸、棉连纸等。宋明时期的瓷青纸,又称磁青纸,用靛蓝染制而成,敦煌遗书中即有用瓷青纸书写的佛经,其后多用于写泥金字经或用作书皮。古籍手工纸有纸寿千年之说,主要是利用纯天然碱性物质及水源造出纯度高、杂质少的纸张,酸碱适中。同时先人还用黄檗汁染纸,入潢以避蠹;用椒汁染纸印书、防虫避蠹,制作万年红纸避蠹等。还有令纸张坚固美观的捶打、砑光上蜡等工艺。另外,还有用于古老的文献迁移技术——传拓的纸张,是薄厚适中的高质量手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