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匹配(assortative mating),法学-社会学-应用社会学-家庭社会学-婚姻,择偶的过程和行为。传统的包办婚姻制度下,“和谁结婚”由家族和家长安排,婚姻匹配模式主要是内婚和同质婚,即结婚对象与本人所属同一社会群体,如同一民族、种族、宗族、血缘和社会阶层等。现代婚姻制度下,婚姻匹配成为两个独立个体通过自主选择而结为夫妻。社会学家通过研究婚姻双方社会地位的匹配状况来判断社会结构的开放和平等程度。如果一个社会的婚姻主要是由地位相同的男女结合而成,那么既有的社会分层和不平等将通过代际传递复制到下一代,表明这个社会的流动和开放程度较低。反之,社会的流动和开放程度则较高。现代化理论认为,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以及价值观的世俗化、人口流动性的提高,跨种族、宗教、阶层的外婚和突破年龄、教育、地域界限的异质婚会增多。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虽然人们的择偶态度和观念表现出较大的自由和开放,但“同类性”和“相似性”依然是主要的婚姻匹配原则,年龄、教育水平、收入和家庭背景相当的男女更有可能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