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行政化(non-administration),管理学-公共管理-社会治理-社会体制改革,在特定行业、职业或某项工作中摆脱“官本位”的行政束缚和管理模式,在文化理念,职能定位,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等方面更加重视行业和职业的自身发展规律,避免行政权力扭曲职业化和专业化的发展趋势。去行政化在中国特指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行业协会商会和社会组织等的改革方向,推动政社分开,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会分开,理清政府、市场、社会关系,是中国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化”的出现与二战后西方主要国家普遍奉行的“政府全能主义”福利国家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政府大包大揽,官僚体制主导下的行政权力逐步渗透社会各个角落,进而导致僵化的管理体制,人浮于事的官僚作风,以及政府规模的持续扩张。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西方国家逐步通过将市场机制引入公共部门和大力培育发展社会组织,推动政府角色和职能转变,形成政府、市场和社会的良性合作治理,开始持续“去行政化”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