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静说(theory of open and peaceful mind),文学-中国文学-文学理论-先秦文学理论批评-【理论批评观念】,中国古代关于审美鉴赏和艺术创作心态的理论。是一种精神状态。虚,空也,内心排除外扰;静,止也,心灵停息内动。最早源自先秦老子关于体道心态的描述。《老子》第十六章云:“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即只有内心极虚、极静,才能在纷纭的宇宙中看到万物的所归,亦即获得大道。庄子继承了老子的道论,进一步发展了虚静说。《庄子·人间世》云:“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庄子·天道》又云:“万物无足以挠心者,故静也。……水静犹明,而况精神?……虚则静,静则动,动则得矣。”《庄子》中还讲述了不少以虚静得道的寓言,如“梓庆削木”“轮扁斫轮”“庖丁解牛”等,从中可见他主张的虚静的内涵,即破除功利之心,摒弃欲望和情感,排除外部干扰。虚静一说并非独见于道家,也见于先秦其他学派的著作中。《荀子·解蔽》云:“心何以知?曰:虚壹而静。……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意即人们要想以心知道,必须使心保持一种虚涵待物、专一冷静的思维状态。此后虚静被引入文艺理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