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兰谱(vouchers for brotherhood),管理学-档案学-历史文书-民间文书,中国古代民间契约文书。又称金兰簿、金兰契、金兰帖、兰谱等。异姓男性或女性之间由于情投意合,结为异姓兄弟姐妹,互相交换谱帖,其帖称为金兰谱。金兰语出《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说明中国在先秦时期已有义结金兰的习俗,至于结义换帖起于何时则无相关文献可据。魏晋南北朝时已有文献记载金兰契与义结金兰的故事。唐人冯贽《云仙杂记》卷五引《宣武盛事》:“戴弘正每得密友一人,则书于编简,焚香告祖考,号为金兰簿。”这些都是金兰谱的雏形。到明清时金兰谱已较多出现,尤其是是清末民国时期,结义换帖成为极普遍的社会习俗。早期的金兰谱多用毛笔书写在经折装的红纸上,外加封套,封套写明换帖人姓名及相关敬语。金兰谱正文一般写明当事人的姓名字号、身份、年岁生日、籍贯居所、三代名讳(曾祖父、祖父、父亲的名讳及曾祖母、祖母、母亲的姓氏),也有进一步写明妻室姓氏及兄弟、子女名字等信息的。落款一般写明年月日及结义地点。另外有的金兰谱在正文前还有一段序言,说明结义的大意;有的还有见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