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宝瑄(Sun Baoxuan),文学-中国文学-近代文学-近代散文-【散文家】,(1874~1924)中国近代学者。字仲玙,号忘山居士。浙江钱塘(今杭州)人。父孙诒经官至户部左侍郎,为光绪帝师;兄孙宝琦为清廷驻法、德等国公使,入民国后曾任北洋政府内阁总理;妻父李瀚章,为李鸿章之兄,曾任清两广总督。少时随父读书京师。清光绪十九年(1893)以荫生分工部主事,保补员外郎,后曾任邮传部庶务司主稿,亦曾在大理院供职。入民国后,曾担任浙海关监督兼宁波交涉员、瓯海关监督兼温州交涉员。甲午日人肇衅,与兄孙宝琦等十余名浙籍京官联名上书恭亲王请和,为舆论所垢议。二十一年离京赴沪。同年赴天津上书李鸿章,倡议改革,主张设报馆、兴学堂以启民智。在沪积极参与维新士人集会,为《时务报》撰稿人之一。庚子(1900)中加入中国国会,列名干事。辛丑(1901)二月张园拒俄集会,曾登台演说。光绪二十八年(1902)返京,因孙宝琦之介结识诸满洲亲贵。在工部升任帮稿行走,又任京师大学堂编书局分纂。因家境优渥,兼有兄长孙宝琦支持门户,孙宝瑄毋需以功名自励,得以优游自适,而一生读书不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