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裕树(Hu Yushu),文学-语言文字-语法学-﹝人物﹞,(1918-09-02~2001-11-22)中国语言学家。安徽绩溪人。笔名胡附。生于绩溪,卒于上海。1945年毕业于上海暨南大学(今广东省的暨南大学)中文系并留校任教,1949年到复旦大学中文系工作,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复旦大学中文系系主任。1986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批为现代汉语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胡裕树在汉语语法研究、现代汉语教学、语言文字辞书编纂、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等方面做了很多重要工作。20世纪50年代初倡导广义形态学说,与张斌(笔名文炼)合作发表多篇论文。《谈词的分类》(1954)一文根据汉语形态变化不丰富的特点,提出应把广义的形态作为划分汉语词类的主要标准。1981年在《现代汉语(增订本)》中首次提出影响广泛的“语义平面”“语用平面”“语法平面”三个平面,并在1985年、1992年与他人合著的《试论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有关语法研究三个平面的几个问题》中系统阐述了“三个平面理论”,并就相关问题做了补充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