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达晕(decorated lattice),工学-纺织科学与工程-纺织史-[纺织品传统纹样],中国传统几何填花纹样。又称八答晕、八搭晕。其纹样形式以圆形为中心,向上下左右和斜向共八个方向伸展骨架线,构成以圆形和方形框架为主的网状结构,并在框架中填入几何纹和花卉、动物纹样,是一种繁复华丽的复合纹样。八达晕是宋锦的主要花色之一,在宋代已有大量生产。元朝文献,如费著《蜀锦谱》记载北宋成都转运司锦院所产蜀锦的花色有八达晕、六达晕等;戚辅之《佩楚轩客谈》记载蜀锦花式有长安竹、雕团、象眼、宜男、宝界地、天下乐、方胜、狮团、八达晕、铁梗蘘荷等,称为“十样锦”;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记载书画装裱用材时也提到了八花晕的织锦。可见八答晕的形成至迟在北宋。结合北宋《营造法式》的建筑纹样来看,藻井图案中有“斗八”等形式,其实就是八块不同纹样拼合形成图案,其意思与织锦上的“八达晕”类似,也即通过四通八达的骨架线,将不同纹样嵌填在由骨架线构成的几何区域内,形成繁花似锦的图案。八达晕真正在织锦中被广泛应用是在明清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