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估(conversion between market and official price),历史学-中国历史-隋唐五代史-[经济],中国唐朝后期财政收支上市价和官价的相互折算。南朝宋、齐在征收赋税时,往往把租折成绵绢。当绢布价廉时,又将折成绵绢的租和原来纳布的调都折成钱征收。南齐时钱贵物贱,布价大跌,而官价仍照宋初旧估,百姓负担加重若干倍。唐朝从前期开始,市场上的货物由政府估定牌价,按质好坏,分为上、中、下三等,是为官估。建中(780~783)以后,货轻钱重,物价下跌,各地的实际物价被称为时估,又称实估。两税中的户税,以钱定税。定税数额,皆用缗钱计算,纳税之时,又折为绫绢。由于物价下跌幅度太大,40年间,绢一匹由4000文降为800文,米一斗由200文降到50文以下,按原定税钱数额折纳实物,百姓负担无形中增长4~5倍,大大超出了农民的负担能力。因此,中央政府又定出一个高于实估、接近建中元年(780)初定两税时物价的价格,称为虚估。因为是尚书都省所定,所以又称省估。尚书省户部的度支司在接受各地的税物和把物资发给各政府部门时,都要增长本价,即按虚估折算,称为折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