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砂(frit),理学-科学技术史-采矿、冶金与材料史-材料发展史-玻璃史,与釉砂类似的古代人造非黏土质硅酸盐材料。玻砂的原料、化学组成和内部结构都与釉砂类似,仅其玻璃化程度高于釉砂。在西方古玻璃研究领域,“frit”一词主要包含两种含义,一是利用原材料所烧制而成的玻璃,即玻璃初级加工产物,有待进一步加工;二是指人工合成的硅酸盐质颜料,或是由此种材料制作而成的器物。在中国,玻砂概念的形成与釉砂有密切关系。20世纪80年代,有学者认识到釉砂和玻砂不同于真正的玻璃制品。纯正的玻璃制品内部应该是完全的非晶态结构,而釉砂和玻砂则只有部分玻璃化,其余大部分为未熔融的石英晶体,实为部分玻璃相与石英晶体混合的结构,因此有学者将釉砂和玻砂视为早期原始玻璃。釉砂也称费昂斯,表征其表面玻璃化釉层和内部石英砂胎的结构特征。玻砂的玻璃化程度高于釉砂,比釉砂更接近于玻璃制品,选取“玻砂”命名此类材料可以突显其与玻璃的关联。由于釉砂和玻砂玻璃化程度缺乏客观与定量化的区分标准,因此中国学术界多采用“釉砂”统一称呼石英晶体与部分玻璃相混合的古代制品,较少使用“玻砂”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