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口(slaves),历史学-中国历史-元史-[社会经济],原意为“被俘获驱使之人”,即战争中被俘强逼为奴、供人驱使的人。驱口一词始见于金代。蒙古灭金过程中,掠民为奴的现象非常严重。据记载,窝阔台灭金后,贵族、将校所得驱口,约当原金统治区残存人口的一半。在蒙古灭南宋的战争中,掠民为驱口尽管程度有所减轻,但仍相当普遍。元朝统一全国后,以战俘为驱口的现象显著减少,在镇压人民起义过程中仍有掠民为驱口的现象。后来,驱口成了奴婢的通称。直至明代初期还有个别驱口的记载,但此后不久便逐渐消失。元代驱口的总数缺乏统计,但从各种记载来看,为数是相当多的,北方更多。宫廷和官府都占有大批驱口,称为官户、监户等。贵族、官僚占有驱口的数字是很惊人的,如忽必烈宠臣阿合马拥有驱口七千。侍卫亲军都指挥使李伯祐家有驱口三千。驱口主要被用于家内服役,用于农牧业、手工业生产的情况也屡见不鲜。许多使长(驱口所有者)过着不劳而获的生活,生产、家事完全由驱口经营。但是,无论在南、北方的农业中,主要劳动者还是农民(自耕农和佃农),驱口只占次要地位。驱口在手工业中所占比重也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