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兀(Tangut),历史学-中国历史-元史-[民族史],蒙元时期民族名。“唐兀”是蒙古语对“党项”的音译,做复数时译为唐兀惕、唐忽惕、唐兀歹。蒙元时以此称党项人及西夏。因西夏在黄河以西,汉籍多称为河西,蒙语亦将其转译为合申、合失。成吉思汗早期的追随者中就有一些唐兀人。西夏王朝被蒙古灭后,唐兀人被大批迁出,又被大量收编为军,成为蒙元各次战争及元朝军事镇戍中的重要力量。元代出任大将和官员的唐兀人甚多。有不少唐兀军人“籍充蒙古军户”。唐兀质子军成立于成吉思汗时,在元代长期保留。元怯薛组织中一度也有唐兀人参与。唐兀卫亲军是蒙古、汉人侍卫亲军之外元朝成立最早的色目人卫军军团。以唐兀军人为主或与其他民族混编的镇戍部队分驻于元朝多地。唐兀军官可以充任军队达鲁花赤,也有唐兀人任地方达鲁花赤的记载。一定时间里,他们在一些方面的政治、军事地位接近甚至等同于蒙古人。元代唐兀人在一段时期里仍保留了原有的风俗和文化,西夏文也仍在使用。在元朝百余年的统治中,他们的特性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南方地区的唐兀人有不少进入国子学及登科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