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流型铜鼓以广西北流县出土铜鼓为代表而得名,流行年代约为西汉至唐代(公元1世纪至公元8世纪)。其特点是:体积高大,鼓面大于鼓胸,部分鼓的面沿下折形成“垂檐”,鼓腰缓缓收缩,附环耳;遍体饰以精细的云雷纹等几何形花纹,鼓面的立蛙一般瘦小无纹,鼓面背部有调音铲痕。主要分布于两广地区及海南省,尤以桂东南和粤西南的云开大山周围分布最密集。古代的西瓯、骆越及其后裔乌浒、俚人是此型铜鼓的铸造者和使用者。北流型铜鼓的铅同位素比值:207Pb/206Pb平均值为0.87481,208Pb/206Pb平均值为2.1002北流型铜鼓流传时间,约从东汉至唐代,北流型分布的区域以云开大山两侧为中心,分布范围广,中心偏东一些,东至广东的信宜、罗定、云浮、阳江、阳春、廉江、茂名等县市,西至广西的邕宁,南至海南岛的陵水,北至广西的桂平、平南、苍梧。广西北流、玉林和广东信宜、海南岛等几个地区为北流型铜鼓大本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