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Hastie于1984年提出的。主曲线是通过数据分布“中央”并满足“自相合”的光滑曲线,其目的是根据给定的数据集合求出一条曲线,使得这条曲线对给定的数据集合是某种意义下的对偶。形象地说,希望能寻找通过数据分布“中央”的曲线,使它能真实地反映数据的形态,即曲线是数据集合的“骨架”,数据集合是这个曲线的“云”。主曲线对数据的信息保持性好。主曲线的理论基础是寻找嵌入高维空间的非欧氏低维流形,也是线性主成分的非线性推广。由于主曲线的这些性质和优点,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国外取得了较快的发展。1992年Banfield和Raftery提出了BR主曲线,1999年Kegl等人提出了PL主曲线,2000年Verbeek等人给出了K段主曲线算法,2001年Delicado等人提出了D主曲线。虽然在主曲线的原理中使用了较复杂的数学,但由于其广泛的应用前景,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已引起国外计算机科学家的关注,现在他们已报道了许多主曲线在计算机方面的应用,如线性对撞机中对电子束运行轨迹的控制、图像处理中辨识冰原轮廓、手写体的主曲线模板化和数据可视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