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线板模型(Switchboard model)是高分子典型结晶模型之一,由Paul J. Flory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概念的提出Flory认为,聚合物结晶时,分子链作近邻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以聚乙烯结晶为例,聚乙烯从熔体冷却结晶的速度很快,远大于分子链的运动速度,因此,结晶时分子链来不及作规整的。为此,Flory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聚合物结晶的"插线板模型"。认为高分子链是完全无规进入晶体的,在晶片中链段规则平行排列,而相邻排列的两个分子链段是非近邻的链段和来自于不同分子的链段。在形成多层片晶时,一个分子链从一层晶片出来后,并不是近邻回原晶片,而是进入非晶区,再进入到另一层晶片中,或者以无规方式再返回原晶片中。如图9-23(a)所示。就一层晶片而言,分子链的排列方式同老式电话交换台的插线板相似,晶片表面的分子链像插头接线那样毫无规则,构成非晶区,如图9-23(b)所示。 研究发展许多中子小角散射实验支持Flory的插线板模型。J.Schelten等利用中子小角散射技术研究了聚乙烯,发现结晶聚乙烯中分子链的均方旋转半径与在熔体中分子链的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