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比松画派在19世纪30年代出现在法国,有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在此以前,尽管欧洲的风景画也已发达,但基本上没有直面自然的作品。法国古典主义画家普桑与欧洲其他国家的风景画,很少直接从大自然的感觉中去吸取灵感。从30年到40年代,巴黎风景画家之所以投入枫丹白露森林,其中一个动机是反对长期以来虚构的”历史风景画”。当然,巴比松画家们并不完全一致,柯罗的风景充满着梦幻的诗意;迪亚兹还没有彻底摆脱浪漫主义影响;米勒与风景画家杜彼尼是性格绝然不同的两位农村题材画家,但他们都乐意在风景中描绘人,强调自然中有人的气息。康斯坦·特罗扬虽比他们都年轻,但在他们的启发下,逐步找到了自己的艺术个性:以牛羊形象来展示农村中人的作用。1833年时,特罗扬(1810~1865)所描绘的圣克鲁与塞佛尔的风景画还显得比较肤浅。在1841年的沙龙中,特罗扬第一次展出了一幅主题性油画《托比与天使》。到40年代后,他与杜勃莱一起去朗德,最后,在卢梭的鼓励下住进了巴比松村,他的风景创作开始发生了变化,渐渐对巴比松的一草一木产生感情,并学会采用巴比松画家所爱好的深棕色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