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记者”,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很时髦的名称、很被推崇的行当、很被尊重的“职务”。1966年开始的“文革”进入1968年后,停刊、停播的报纸、刊物、电台纷纷复刊、复播,急需写稿的人。1968年9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毛泽东主席关于新闻宣传的重要指示,号召“不应当少数人关门办报,要群众办报”。鼓励群众写稿。因此,应运而生了一批业余写稿的人,现在叫通讯员,那时称“土记者”。因当时写稿的人很少,这些“土记者”很被群众关注、很被领导推崇。这些“土记者”,当年大都是完小、初、高中毕业生,刚刚步入社会,年龄在16、7岁至20多岁。那时,作为新生事物的“土记者”,得到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 土记者”们都是业余写稿,白天与农民们一样干活,晚上或中午及不能干活的阴雨天采访、写稿。 “土记者”因为读书、看报学习多、对问题研究探讨多、接触干部和群众多、搞采访组织能力锻炼多等原因,大都进步很快,很快成为社会有用人才。 “土记者”,说其“土”是因为业余通讯员没有职称,没有证件,也没有国家的固定的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