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妆糕人”源于中原地区的“捏面人”,都是以粮食为主要创作原料传统民间传统艺术。“捏面人”始出古代礼俗,始于对天地神鬼的崇拜,是百姓传统节庆期间祭祀神明的一种祭品,同时又是增添节庆欢乐气氛的一种传统手工艺制品。捏面人在中国流传很广,因各地情况不同,制作原料(麦、米)不同,泉州、台湾等地又叫“妆糕人”、“米稞雕”、“糯米尬仔”。泉州制作“妆糕人”的艺人主要分布在洛江区双阳镇前洋社区张厝村和永春县石鼓镇东安村。据传盛唐时期,有张姓族人入闽,部分定居南安四都。双阳“妆糕人”的一世始祖张德山大约在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间入闽定居南安四都洋山,二世祖张鸣凤由南安四都洋山张厝徙居洛江双阳(时称晋江县吕埔),其驻地沿称洋山张厝,并把“妆糕人”工艺传承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