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流(Super Fluidity)是一种宏观范围内的量子效应。由于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氦原子形成一个“抱团很紧”的集体,超流正是这种“抱团”现象的具体表现。物理学界对超流、量子涡旋的研究持续了近一个世纪,超冷原子凝聚的发展为此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极具可操控性的理想平台,与此相关的研究成果曾7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自从昂尼斯实现氦的液化后,对物质在低温下的物理性质的研究逐步深入,人们相继发现了低温下的超导电性和超流现象。30年代,实验发现,当液氦(指4He)的温度降到2.17K 时,液氦从原来的正常流体突然转变为具有一系列极不寻常的性质的“超流体”,这就是超流现象。1937年,前苏联物理学家P. Kapitza发现,将液氦-4的温度冷却至2.17 K以下时,它能够很快流过0.5 μm宽的玻璃狭缝,他将这种没有粘滞性的流体称之为超流,一种可与超导媲美的宏观量子效应。20世纪40年代,物理学家L. Onsager、L. Landau、R. Feynman等人在理论上发现,旋转超流体宏观波函数中存在拓扑奇异点,原子会围绕这些拓扑奇异点做旋转运动——这就是所谓的量子涡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