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Institute of Tibetan Plateau Research (ITP),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AS)),地址:中国,北京;青藏高原所于2003年成立,实行“一所三部”的运行方式,三个部分别设在北京、拉萨和昆明。北京部的主要功能是科学实验基地、学术交流基地、国际交流基地和综合协调基地;拉萨部的主要功能是科学观测研究的野外基地、国际合作研究的野外基地、西藏高水平科学实验基地、西藏社会经济发展的服务基地和西藏科学普及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昆明部的主要功能是青藏高原种质资源保存基地和极端环境下生物的生态适应性及遗传资源研究基地。 截至2017年11月,青藏高原所全体在职职工239人,其中科研人员161人(其中正高级41人、副高级42人),科技支撑人员55名、管理人员23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人、基金委创新群体2个、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中组部“千人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2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18人、“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5人。 青藏高原所现有3个院重点实验室,分别是:青藏高原环境变化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大陆碰撞与高原隆升重点实验室、高寒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重点实验室。现有5个院重点野外台站,分别是:纳木错多圈层综合观测研究站、珠穆朗玛大气与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藏东南高山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阿里荒漠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和慕士塔格西风带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同时,在推动中国科学院墨脱地球景观与地球系统综合观测研究中心建设。